金融与经济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纪实:青春赋能基层,实践书写担当

发布者:金融与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4浏览次数:10

2025年寒假期间,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深入基层一线,投身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等领域,以专业知识助力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各地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扎根基层: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金融学子以赤子之心扎根乡土。24级国际贸易专业的郝悦存同学参加沛县共青团“返家乡”社会实践,在朱寨镇人民政府协助档案数字化管理,提升基层行政效率。24级税收学专业的万嘉豪同学在城郊乡人民政府纪检部门协助扶贫资金监管、廉政宣传等工作,助力乡村治理透明化。陈亚星同学担任乡村信息技术员,将散落各处的纸质资料数字化,为村级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使命感,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焕发新活力。

金融为民:专业实践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学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金融机构一线,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之道。吴佳仪同学在江苏银行探索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以及信贷风险评估与理财产品推广;沈依婷、尹丽娜分别在太仓、赣榆农村商业银行实习,从基础业务操作到“金融知识下乡”,助力普惠金融落地。陆李同学走进光驰半导体,参与半导体制造企业全流程账务处理,深刻理解高精尖产业的财务策略。李甜同学在中喜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助理,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企业风险点,锤炼严谨的职业素养。这些实践不仅验证了金融理论的实用性,更让学生们体会到“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

文化传承:守护乡愁赓续文脉

同学们以文化传承为纽带,挖掘乡土记忆,激活传统魅力。符亚妹同学来到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用镜头为我们展现华侨文化的魅力;刘锦荣团队跨越华北、西藏、新疆及西南地区,调研并展示多民族春节习俗,呈现中华文化的多元共生黄恩平团队发起“智惠夕阳”行动,为老年人制作智能手机使用手册,开展反诈宣传,助力跨越数字鸿沟。这些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也增强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民生服务:用温暖传递城市温度

金融学子们以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邓蝶同学参与社区环境美化、关爱独居老人,用陪伴驱散老人孤独,用活动凝聚社区向心力;徐嘉陆在颐养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与情感支持,组织文艺表演点亮晚年生活;刘思阳在采血浆站担任志愿者,学习急救技能,用细致服务保障献血流程顺畅。夏和嘉同学发挥新媒体专长,运营滁州市政务抖音号,策划《男人要有格局》等爆款短视频,以创新形式提升政府传播力。这些实践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感知社会需求,厚植家国情怀。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始终秉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将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25年寒假,金融学子们足迹遍布20余个省份,他们以专业赋能发展,以热忱温暖社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引导更多学子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华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金融与经济学院 吴 萍 汤潇雨

              图片:各实践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