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金融机构调研金融人才需求变化, 为修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践依据

发布者:金融与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1-06-16浏览次数:126

金融与经济学院为了更好地修订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两周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电话采访、线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银保监局、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江苏省分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紫金农商行等银行在宁总行或分行,以及徐州、东海、宿迁、江都、无锡、常熟等农商行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了解新时期金融系统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等实际情况,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修订和完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本次调研活动由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蔡则祥教授直接领导,金融教研室主任周航博士协助负责,蒋志芬教授、黎月、闫静老师参与。

  5月中旬,金融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提纲,选择了调研单位,并把调研提纲发给被调研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然后联系确定具体调研方式、时间和地点。主要调研内容包括:探讨增设金融职业道德、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方面课程的必要性;从银行业角度出发,金融学专业还需要增加哪些方面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我校毕业生的表现等等。

67日上午,蔡则祥和周航到江苏省银保监局、人行南京分行调研,与局领导、人事处处长等进行座谈,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角度分析现阶段金融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以及行业发展对金融从业人员思想道德、职业操守、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610日,蔡则祥、蒋志芬、周航、黎月、闫静等一行5人,对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省中行、省建行、紫金农商行进行实地调研,得到了这些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江苏省信用联社表示:近些年金融案件多,从业人员合规意识低,通过校内课程系统学习《金融职业道德》并进行案例分析,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意识对于入职金融行业的大学生具有很大意义。目前,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科技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科技亟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如何将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金融领域还存在很多盲区。此外,《普惠金融》如何定义、到底做的怎么样、做什么、如何应对绿色金融目前也没有具体标准,按照赤道准则像绿色信贷统计口径,服务于农业算不算呢?绿色信贷、绿色金融该如何处理更加符合农村金融关于数字银行和数字经济需要案例分析,数字化转型具体怎么做如何呼吁应用更加符合我国国情银行业对此还比较迷茫。目前,国家层面很重视乡村振兴政策,银行业也很关注如何契合和落实金融创新。

调研小组与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许闯(中)合影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建议以案例形式开展《金融职业道德》课程,使这门课程更加形象生动。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很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创新正在稳步推进。尤其是在云平台搭建方面,应积极向中国建设银行学习,例如建行普惠金融平台的授信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授信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中国银行也在推进数据架构整理等相关工作,亟需既懂业务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建议我校可据此开展信息科技相关课程,以向银行输送信科型人才。此外,中国银行将普惠金融部作为独立的部门,足以看出中国银行对其重视程度。鉴于中行会对其入职后的员工进行大量培训,所以建议我校可通过举办讲座或者在与之相关的课程中加入一些章节,无需另设一门单独的课程来问学生讲授普惠金融的知识。中行在授信业务方面对绿色信贷业务有所倾斜,同普惠金融类似,其员工自入职之后会接受大量的相关业务培训,因此建议我校可结合自身情况开设绿色金融等课程。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关于数字经济的应用浮于表面,建议我校将数字经济等内容的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调研小组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萍1)合影

紫金农商行认为《金融职业道德》课程建设确实有必要,响应国家反腐倡廉号召,打好廉洁江苏的堡垒战。每年行内也会进行合规文化培训,并且参加考试。通过案例分析和讲座的形式,提升学生金融伦理素养。关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国有银行比城商和农商银行更具有转型优势尤其,基于金融科技水平把控中小型企业风险预测应用更为突出。

各行对普惠金融要求比较高,目前面临的主要推广难题就是: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普惠金融风险难以把控,银行业对风险的容忍度需要突破,增强识别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普惠金融政策的有效落实。目前,紫金农商行还未重点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业务,只在公司板块运营。从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角度,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导向,选取教材或节选章节,请业内、外专家通过讲座方式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对数字经济的实践应用还在了解中,从国家战略上,银行业都在积极响应进行数字化转型。大学生课堂中建议增加供应链金融的教育,各行都比较关注和重视该方面。数字货币的兴起,从研究试点到落地,可以通过讲座和案例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时代发展的前沿热点。就目前银行业角度,传统金融发展相对比较成熟。银行业属于服务范畴,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增加时间管理和沟通技巧的课程非常实用。

调研小组与紫金农商行金融市场部副总张培(右1)、

人力资源部副总丁爱华(右2)和运营管理部副总窦胜国(右3)合影

最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从三个维度讨论了未来金融人才的培养路径。一是内部培训的维度。随着数据资产和碳资产日益成为两大重要资产,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要以客户为中心,我们应该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行内部培训课程结合起来,如要求学生掌握金融科技、数字化经营以及绿色金融等相关知识迫在眉睫;同时,学校课程要越来越专业化、银行培训需逐步综合化。二是人员招聘的维度。就目前来看,建行在招聘人员方面,对其专业有了更大范围的界定,由之前金融、经济等专业扩展至理工、信科等。在招聘形式方面,考虑到有些业务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由之前主要依靠校招转变成校招、社会招聘并重的模式。尤其是有相关行业分析、投行以及并购融资经验的社会人员极具竞争力。三是内部维度。建议我校继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新增财富管理、消费信贷等相关课程,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今后,建行也希望与我校加强交流与合作。

调研小组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合影

 通过此次金融机构调研活动,我们感受到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性、校企学习沟通的充分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为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实践依据。在金融科技的战略背景下,我们日益关注供应链金融、智能金融和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还取决于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众多金融机构借用金融科技的推动力来促进金融功能的完善和金融效力的提升,完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挑战。合规意识的培养、道德风险的把控、数据分析的能力等都是当前市场对标准人才的需求,这也需要高校和企业充分沟通,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前锋阵,企业打好人才储备的后备营,充分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文字:金融与经济学院  闫静 黎月